|
豇豆,俗稱長豆角,為豆科豇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,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,是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,對蔬菜的周年供應有著重要作用。 豇豆性喜溫暖,耐熱性強,不耐低溫,易受霜凍,在全國各地主要以春大棚及春、夏、秋季露地栽培為主。栽培技術要點如下: 1、 播種與育苗: 春季豇豆一般采用直播,也有育苗移栽,當最低氣溫不你于15度時可以播種。直播時,一般按株行距25—30厘米×65厘米穴播,播種深度4—6厘米,每畝3000—4000穴,每穴3—4粒種子,出苗后間去弱、小、病苗,每穴留2—3株。 2、田間管理 : 豇豆肥水管理總的原則是前期防止莖葉徒長,后期防止早衰。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作基肥;苗期追肥2次,每次每畝施尿素2.5公斤;開花結莢期追肥3次,每次每畝施總含量25%的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0—12公斤。苗期要適當控制水分,防莖葉徒長而減少花序;開花結莢期需水較多,7天左右澆1次水,采收期結合澆水追施肥料。越夏生長的豇豆,開花結莢期長,更應注意后期追肥,以防植株脫肥早衰,整個生長期間遇雨應排除田間積水,以免爛根、掉葉、落花。豇豆抽枝長蔓迅速,有5—6葉時就應搭支架,一般用人字形架,以減少遮蔭和便于采收。初期,莖蔓的纏繞能力不強,選在露水未干或陰天人工扶助引蔓上架,防止折斷。合理的整枝是豇豆高產的主要措施。第l花序以下的側枝長到3厘米時摘除,以保證主莖粗壯;第1花序以上的側枝留1—2葉摘心;主蔓至棚頂時,打頂摘心,以控制生長,并促下部側枝形成花芽。 3、病蟲害防治: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銹病、葉斑病、根腐;蟲害有豆莢螟、潛葉蠅和螨類,應密切注意病蟲情況,采用綜合防治技術:(1)選用抗病品種;(2)選擇兩年以上未種植過豆科作物的田塊種植;(3)清除田間周圍的雜草,集中燒毀;放水漚田1周,或每畝施敵百蟲0.5公斤或殺蟲雙0.5公斤、多菌靈l公斤進行土壤滅蟲滅菌處理;(4)筑高畦,開好排灌溝,防止漬水爛根;(5)增施有機肥,合理追肥,氮磷鉀配合施用;(6)合理使用化學農藥。用粉銹寧防治銹病,用甲基托布津防治葉斑病,用多菌靈、敵克松、殺菌王防治根腐;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,除土壤處理外,還可用炒香的生麩混合敵百蟲于傍晚施在田間周圍誘殺,用殺蟲雙、抑太保防治豆莢螟,用樂斯本防治潛葉蠅。 4、及時采收 根據市場需要及時采收。結莢盛期宜隔一天采收一次。采收時要;。豇豆每個花序有2-6對花芽,著莢率高,能結2-4條莢,有時可結莢6條。因此,采收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同花序上的花,切忌用手扯拉采摘。損傷同花序花朵,甚至把整個花序著花部位拉斷,對產量影響極大。 |